当前位置:首页>国际风云

怀宁之伤

国际风云2023-06-30 18:56

怀宁之伤,首先是外伤,即县域“版图”不断被切割、不断萎缩之伤,这也是硬伤。按志书记载,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安帝司马德宗于皖县故地置晋熙郡,改置怀宁县,应该说怀宁县名从此诞生,其时县域除了包含后面的怀宁县,还包含太湖县、潜山县和安庆市城区的大部分区域,幅员可谓广大。

怀宁置县不久后,在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首先是从怀宁县分出一块设立太湖左县,即后来的太湖县。这种状态维持了800多年后,到元代至治三年(1323),因此时怀宁县城已搬迁至宜城,所以将其辖区清朝、玉照两乡析出,改置潜山县,原怀宁县城所在地成为潜山县治所。经历明清两代,600多年后,怀宁县版图进入被频繁切割的状态。

1956年1月,牛车、同卫2个乡全境,吉庆乡6个选区,人形乡1个选区,共2.80万亩耕地,划给桐城县;同年,吉庆乡一半、育儿乡3个选区划给潜山县。1957年8月,王河乡划归潜山县,11.225平方公里,364户,1468人,23945亩土地。1979年4月,月山公社的马鞍、旗星、牧岭3个大队划归铜陵矿区;同年12月,广圩区老峰、白泽、长风、新洲4个公社和总铺公社的东风、向阳、砂桥3个大队划归安庆市。

这期间行政区划变化十分复杂,难以尽述。到2005年,怀宁县的五横乡、山口乡、海口镇、大龙山镇4个乡镇整体划入安庆市,至此怀宁县版图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时期。近年来,关于怀宁县的行政区划,流行有各种传说,其中有一种是说要把怀宁县完全肢解掉,即将一部分乡镇划给邻近县市,主体部分划入安庆市成立一个区。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会成为事实,我只希望最终能保留“怀宁”这个有1600多年历史的名称,同时也相信这是本地和外地怀宁人的共同心声。

怀宁之伤,其次是内伤,即县域文化不断衰退之伤,这也是软伤。怀宁有1600多年的历史,我习惯把明代以前称为怀宁历史的“史前时期”,因为宋元及之前的历史由于传世文献的短缺,已是“烟涛微茫信难求”,比如黄榦在梅城筑城、南宋同安监在梅城等史实就给现今的研究者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何况其他更为复杂系统的地方住。

这里还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于这里,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部电话机诞生于这里。

文化方面,这里宗教文化发达,隋文帝开皇十年(590),禅宗三祖僧璨卓锡山谷寺,在此地传经布法,诸多早期宗师曾在这里流连驻足,后来的迎江寺振风塔更是长江流域的地标。这里戏曲文化昌盛,徽班徽调发源于此,京剧鼻祖程长庚从石牌乘船而出,黄梅戏从这里走向全国,成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另外还有“孔雀东南飞”凄美爱情故事,王安石、黄庭坚留下的画意诗作,无不彰显出这块文化圣地的昔日繁荣。然而,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现今的怀宁,虽然号称“蓝莓之乡”“面点师之乡”,但对于历史上的怀宁来说,我经常将之戏谑为“文化沙漠之地”,因为只要举一个例子就能基本说明问题,比如在现今的怀宁境内,想要找出一位能将怀宁历史文化大致说清楚的中青年学者来,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更不要说能找到有一定研究的学者,比如出于此地举世瞩目的“宋人佚简”,至今也无人问津。

怀宁之伤,是内外之伤,伤口越来越大,文化持续断裂,式微而不可逆。假如将来传言成真,怀宁遭遇肢解,我会写作一篇《怀宁之殇》。

____________作者简介:张全海,怀宁人,博士,编审,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兼任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长期关注研究安庆地区历史文化。

来自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