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际风云

安徽省的徽商故里——徽州

国际风云2023-07-05 23:12



安徽省的徽商故里——徽州


暑假已经开始啦

大学生们纷纷开始打卡各个地区

世界如此大

怎么不想要去看看呢

然而

在追逐那些繁华都市的同时

是否曾经想过

乡野中也隐藏着许多珍贵的文化宝藏

快一起来看看

安徽省的徽商故里——徽州吧
















一.徽州传统建筑
















1.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被誉为“东南邹鲁,文物之海”。始建于秦朝,至今已经2000多年,如今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和古牌坊等具有浓郁的徽派风格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是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拥有称雄商界500年的晋商留下的大型宏伟大院建筑。


2.皖南渔梁坝

渔梁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依河而建的渔梁古镇,因地形原因还形成了独特的徽式吊脚楼,宁静自然又古朴。大坝均用花岗岩纵横条石砌成。

条石之间用石榫等联接,竖向每隔1.5米左右埋设石柱,整个水坝连成一体,而在黄昏时分,站在间或趟着细水的渔梁坝上,听涛声阵阵,已经分不清脚下条石哪块是唐宋年间,哪块为明朝重建。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治水智慧,旁边的渔梁镇很小很生活气,只有蜿蜒曲折的一条老街,街道卵石铺就,宛如鱼鳞,这样清净有历史遗存有生活痕迹的小镇,谁又会不喜欢呢?


3.歙县雄村

雄村位于新安江畔,是典型的徽派村落,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故改名为雄村。

每年4月,新安江边油菜花盛开,桃花古坝各色桃花绵延,曹文植《石鼓研斋诗钞》有云:“竹溪有桃数百株,花时烂漫如锦,春和景明,颇堪游眺……”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与“锦绣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乡”棠樾齐名。这里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

  


4.棠樾

位于歙县与徽州区之间的这座古村,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七座牌坊在田间小路上错落排开,相互掩映之间有了一种曲线之美感。这七座牌坊的对称结构,呼应了程朱理学“忠孝节义”的伦理观念,乃是深厚的徽商文化的又一大表征。附近的敦本堂和清懿堂是为棠樾鲍氏家族的男女两祠,历数各地的祠堂文化,棠樾女祠堪称难得一见。
















二.徽州传统手工艺术
















1.徽州砖雕

是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尤其以民间建筑最为花样繁多,是古代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采用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和线刻造型表现手法,广泛用于徽派风格建筑的门楼、门罩、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

         


2.徽州木雕

徽州木雕是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多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的装饰,分布广泛,并深受儒学和民间风俗礼仪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徽州地域木材丰饶,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新安理学、徽州戏曲、版画等都对徽州木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五俎》云:“商贾之称雄者,江南首推徽州”。明清之际,徽商发迹之后,便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以光宗耀祖。由此,徽州木雕被广泛运用于徽州建筑,遍布城乡各地。徽州木雕的题材丰富,有大量表现神话、各种动植物形象、民俗生活、各种宗教神仙和英雄人物的内容。徽州木雕以保存木材原始之美为前提,透过不同图案之间的互相比较,凸显雕刻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

  


3.徽州石雕

石雕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使用较为普及,由于受材质的限制,浮雕 以平面雕与浅层透雕为主,刀法古朴大方,没有清代砖雕与木雕那样精致细腻。由于石雕和石构件小不怕风雨侵蚀,人为也难以损坏,建筑室内外均可加以采用。走进西递村中,户户青石镶门,石板铺路,石窗嵌墙;大门有石雕门罩,堂前有石雕鱼缸,石雕条几,乃至石瓶、石桌。

  


















此刻的你是不是心动了呢

是不是想立刻去徽州打卡呢

关于徽州你还有什么要分享的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END


徽州记忆下乡行抖音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文编|郭梓贤

美编|王欣欣

排版|王欣欣

审核|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