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万象

宣城太守与山水诗杰(下)

社会万象2022-06-23 06:49


宣城太守与山水诗杰

胡阿祥  王景福

微信版第1165期


编者按:由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和我会会员王景福合著的《谢朓传》已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现将其书中谢朓在宣城有关章节摘录刊出。

三、“幸莅山水都”

南朝时的宣城亦是“江南佳丽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带,境内多山多水,丘陵起伏,湖沟交错。山系黄山余脉,水连长江,自然生态绝佳。诗人谢朓出建康,一入宣城境,便为宣城的佳山秀水欣喜不已,《宣城郡内登望》所咏他见到的景物是: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

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

宣城的山水让他忘却了昔日的烦恼,霎时投入到山水的怀抱中。《谢宣城别传》云:“朓常有言:‘烟霞泉石,惟隐遁者得之,宦游而癖此者,鲜矣。’”11也正因为他对山水的痴迷,在宣城的两年,他几乎走遍了宣城的山山水水,可以说宣城是谢朓山水诗篇灵感的重要源泉。

来到宣城不久,谢朓便自宛溪乘一叶扁舟,越过石子涧,至庙埠弃舟攀山越涧,登临城北的敬亭山。

谢朓登临时的敬亭山,尚处于没有开发的原始状态,只有樵夫砍伐出来的几条小路,这从他的《游敬亭山》诗中可以看出: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迴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诗中描绘了敬亭山之雄姿和诡密,纵观,连绵百里,峰与云齐,仰视,山高林密,树丛遮天蔽日,俯视,“樛枝耸复低”“下属带迴溪”。敬亭山水在谢朓的笔下,俨然一幅活的画图,给人以清新清丽之感,全诗读起来,让我们仿佛在观看一幅3D全景画。这种对山水细腻传神的描绘,在谢朓之前的诗作者中,尚属“前无古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谢朓的山水诗秉承了族伯谢灵运的山水诗风,但已超越了谢灵运。这是一首被后人视为技法成熟、甚至已经程式化了的山水诗,所谓“唐人律诗作法,俱是此种”12是也;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首写敬亭山的诗,而且正是因为这首诗,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名扬天下,如唐人刘禹锡《九华山歌》即称道:“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稜角。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然则由谢朓的《游敬亭山》诗说开去,谢朓在任宣城太守时或往返宣城途中所作的所谓“宣城诗”,约有近50首,其中涉及山水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行旅游览类。

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京路夜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游敬亭山》《游山》《往敬亭路中》(联句)《还涂临渚》(联句)《将游湘水寻句溪》等。

行旅和游览是作者亲身投入山水之中,感悟应该最为真切。谢朓和前辈诗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用充满情感色彩的笔,直接地去描画眼所见、耳所听的自然景物。“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既没有生拗的非自然审美的词句,也不见玄言的影子。

如《游山》这首诗写的是游览宣城响山。

响山位于城东南二里,因形似葫芦,俗称葫芦山。旧时这里古木参天,东南端俯临山下的宛溪和青溪,二水交汇处即为著名的“响潭”。因响潭纵贯响山下,故舟行其上,楫水之声,回应作响,响山因此得名,为宣城南郊胜境。

《宣城县志》记载,响山距城二里,又名小赤壁,危矶突兀,下临响潭。危矶系红壤,故称赤壁,为与鳌峰赤壁相区别,响山赤壁亦称小赤壁。山有钓台,相传为严子陵钓鱼处,下临响潭,渊深数十丈。

游览响山,步行、乘船都很方便,古代来此游者甚多。因离城不远,景致亦佳,故谢朓多次登临,其《游山》诗有句云:

幸莅山水都,复值清冬缅。

凌崖必千仞,寻溪将万转。

坚崿既崚嶒,迴流复宛澶。

杳杳云窦深,渊渊石溜浅。

傍眺郁篻簩,还望森柟楩。

荒隩被葴莎,崩壁带苔藓。

鼯狖叫层嵁,鸥凫戏沙衍。

谢朓诗中之“山水都”,谓宣城为佳山胜水聚集之地,而幸莅宣城“山水都”的谢朓之山水诗,也正在“得江山之助”。即如这首《游山》诗,对响山两崖耸峙、苍翠对起的山峰,清泚可鉴、萦迴澄淡的响潭,都描绘得极为细微、非常传神。尽管这里有神道的传说,但谢朓并没有涉及,而是着力写景、抒情,这是他有别于前人的独到之处。

又《将游湘水寻句溪》是谢朓将赴南岳祭祀之前,寻游句溪所作,从“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句,可知写于秋天。句溪,位于城东三里,源出宁国,其流自东门外三里桥起,至北门外石子涧止,与宛溪汇合,其水流澄澈,形如草书“句”字,故称句溪。李白名句“两水夹明镜”,“两水”指宛溪、句溪,“明镜”指宛、句之间的明镜湖。西晋所建永安寺塔高耸城区,塔影投入句溪,形成了“宣城八景”之一的“句溪塔影”美景。

此诗与游山诗不同,着重是写水,写句溪之水:

辰哉且未会,乘景弄清漪。

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轻萍上靡靡,杂石下离离。

寒草分花映,戏鲔乘空移。

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

水在他的笔下描绘得清新、清澈、清丽,这与他的诗风对“清”的追求相一致。他将清与水并用,又不单是描绘水的物状,而且寄托了自己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从谢朓行旅游览类诗对山水的直接描绘,我们还能明确感受到其诗风对建安诗风的引申和升华。建安时期的文士师承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取材范围的扩大,题材的日常化,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尽管如此,由于其时的诗人们重于对社会现实与人生抱负的感慨,对自然关注较少。而谢朓的诗却不然,更多地对自然倾注了关注。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谢朓楼留下的名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盛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又在《送储邕之武昌》诗中说“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进一步肯定了谢朓的诗是对建安诗风的跨越。


其二,闲居观景类。

有《出下馆》《治宅》《新治北窗和何从事》《宣城郡内登望》《冬日晚郡事隙》《高斋视事》《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春思》《闲坐》(联句)《侍筵西堂落日望乡》(联句)《后斋迥望》《落日怅望》《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赋贫民田》《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等。

这类诗大多写于高斋这个特殊环境中。高斋居陵阳顶峰,可以俯瞰全城,可以远眺四周旷野。除了观山观水,也能观赏近郊的田园。而谢朓在这类诗中,虽然着眼于田园,却也引出山水之景 :13

高轩瞰四野,临牖眺襟带。
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
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读这类诗,我们自然会想起陶渊明的田园诗,很显然,谢朓写诗,学习和承继了陶渊明的诗风。不同的是,两人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心态不同,诗的风格自然也会存在差异。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他的诗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谢朓不同,他虽然远离庙堂,来到宣城,却不是归隐农耕,而是来做地方官,充其量也就是过一种亦隐亦官的生活。所以谢朓的这类诗中虽有田园生活的描写,却少有田园生活之乐,只不过以田园为陪衬,更好地吟咏山水。由于他将山水与田园相融,使田园诗的发展走向另一条路,比之纯田园诗,审美情趣更丰富、更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讲,谢朓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同时也将田园诗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这就是他的求新、求变。

其三,咏物类。

有《咏竹》《咏蒲》《咏墙北栀子》《游东堂咏桐》《咏蔷薇》《秋竹曲》等。

宣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这使得谢朓有机会观赏到诸多的植物,自然引起他咏物的诗兴。虽说是物,但诗中却赋予鲜活的生命,动感十足,对物态的描绘细致入微。如《咏竹》“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这是月下风中的婆娑倩影;《咏蔷薇》“低枝讵胜叶,轻香幸自通。发萼初攒紫,余采尚霏红”,真是娇艳霏红,轻香如嗅在鼻。

谢朓咏物并非单纯赞扬所咏之物,而多寄托了他的情思和愿望。在《游东堂咏桐》诗中,他借对桐树的吟咏“裁为圭与瑞,足可命参墟”,用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暗泄对明帝剪除宗室的不满。《史记•晋世家》载,一次,周成王与叔虞在一起时,削桐叶为珪给叔虞,说“以此封君”。一旁的史佚立即请求择吉日立叔虞。哪知周成王说,我是与他开玩笑的。史佚回答道“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只好封叔虞于唐地。

其四,应和赠答宾友类。

有《和王著作融八公山》《纪功曹中园》、《和刘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与江水曹至滨干戏》《送江水曹还远馆》等。这类诗虽说是应和赠答之作,但谢朓在诗中也有不少山水的描述。

总之,酷爱山水的谢朓在他的诗作中,山水随处可见,他的诗与山水可谓形影不离。

谢朓与谢灵运都以山水诗见长,两人的风格却有较大差异。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创作于他在永初三年(422)出任永嘉太守以后,而谢朓的山水诗也多创作于他为宣城太守时及其前后,这是相似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刻意追求深幽奇奥,喜用夸张手法刻画山水奇貌,或描绘雄奇峻异的巉岩危峰,或摹写云雾弥漫的群山,或勾画飞泻而下的瀑布,竭尽全力去描绘丰富多彩的山水画面,仿佛一幅精工描绘的重彩青绿山水画。而谢朓不同,追求的是一种清逸淡雅的风格,描绘的山水更似一幅淡墨浅彩苍润的写意画。谢灵运的诗是“典正可采,酷不入情”14,而谢朓的诗创立了一种自然清新的风格,追求“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境界,似乎更胜一筹,诚如明朝钟惺所言:“谢玄晖灵妙之心,英秀之骨,幽恬之气,俊慧之舌,一时无对。”15

怀谢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

其一,宣城与永嘉的地理环境不同。宣城境内有山,如麻姑山、柏枧山、行廊山、敬亭山、陵阳山、凤凰山、麒麟山、响山、玉山等,但险峻者少,海拔不过百十米,平缓者居多;宣城境内有水,水阳江、青弋江穿境而过,流向长江,其支流环城有宛溪、句溪、梅溪等,这些水多“观流水兮潺湲”。又宣城水网交错,丘陵起伏,谢朓触目所及,或“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或“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全是平淡致远的画面。因而,谢朓描述这些景致时,将自己细腻的感觉、感情、感悟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去,以至于他的诗给人一种清新、委婉、秀丽的韵味,使人感觉到那清新秀丽的风格与宣城山水之清远绵缈的特色如此贴切。清人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论及谢灵运与谢朓的山水诗时,就敏锐地指出他们各自的特点:“诗人所游览之地,与诗境相肖者,惟大小谢。温台诸山,雄奇深厚,大谢诗境似之。宣歙诸山,清远绵渺,小谢诗境似之。”一语道破了谢朓的宣城山水诗风格与宣城的地域环境相得益彰。

其二,二谢的性格迥异。《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又云:“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崖嶂千重,莫不备尽……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谢灵运目无法纪、放荡不羁的个性跃然纸上。而谢朓的个性恰恰相反,《南齐书•谢朓传》称其“谦挹”“好善”,生性柔弱胆怯,加上目睹庙堂之上的相互残杀,使他“常恐鹰隼击”。他来宣城为官,远离庙堂的腥风血雨,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和平环境,正所谓“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再加上宣城“国小暇日多,民淳纷务屏”,让他能够过上忘却烦恼的舒心生活。这时候,山水伴随着他的平静生活,山水很自然成为他的情感寄托,使他能够从容地将自己的笔触游弋到山水的方方面面。心情的解放和放松,对一位诗人来讲,可以给他的创作带来无限的自由空间。柔弱的性格,平淡的心境,使他的诗染上平淡清秀的色彩。他没有族伯谢灵运在永嘉的那般气魄,遇木伐木,遇水搭桥,他只求在安逸的环境中,和三两好友咏觞,或独坐高斋,凭窗远眺,寄意山水。在他的视野中,宣城的山山水水可为诗料,不假外求。这种闲适,这种清静,使他在宣城的诗歌创作,着力追求一种新的精神境界,那就是“清”,也即“清静为天下正”的道家理念。他的诗中散发出来的“清”,让我们既能体味到远离尘嚣的超脱,也能感受到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朓较之谢灵运,诗歌的境界与格调更高,表现的手法也更为高超。

综上所述,宣城的山山水水,慰藉了谢朓那颗柔弱胆怯的心,激发了谢朓细腻敏锐的创作灵感,宣城平远清丽的佳山秀水,让谢朓的诗歌带上了特殊的灵性,太守谢朓“幸莅山水都”宣城,诱发了谢朓诗歌影响后世的独特风格的形成。山水诗的高峰是谢朓,宣城太守谢朓就是在宣城把中国山水诗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可以认为,如果没有外放宣城为太守这段经历,中国文学史上的谢朓不会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谢朓甚至可能就是一位虽然富有技巧、但却缺乏创新的宫廷诗人而已。

注释:

1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7页。

12.清何焯评语,《谢宣城集校注》,第242页。

13.以下所引,依次为《冬日晚郡事隙》《后斋迥望》《高斋视事》《治宅》《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落日怅望》诗句。

14.《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史臣曰”,第908页。

15.(明)钟惺、谭元春:《诗归-古诗归》,第245页。
(作者胡阿祥系南京大学教授,王景福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主编)


扩展阅读

宣城太守与山水诗杰(上)
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
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下)
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



主办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投稿邮箱

xclswhyj@163.com